【陳越光】是誰掌管編輯了《梁漱溟選集求包養網心得》


是誰掌管編輯了《梁漱溟選集》
作者:陳越光
來源:《文史哲》2018年第1期

中國文明書院微信公包養意思眾號編者按:

梁漱溟師長教師(1893—1988),是二十世紀中國文明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中國最后的儒家”。

1984年中國文明書院創院時,梁漱溟師長教師被推舉為首任院務委員會主席。在那個中國文明周全復蘇的年月里,年過sd包養90歲高齡的梁師長教師身先士卒披掛上陣,以極年夜的熱情屢次站在三尺講臺為中國傳統文明的復蘇搖旗吶喊,直至性命的包養站長終點,其精力令人動容。1988年8月在梁師長教師往世僅兩個月時,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決定編撰《梁漱溟選集》,并由學術委員會主席龐樸師長教師周全掌管。最終完成八卷本《梁漱溟選集》,將梁師長教師的寶貴思惟遺產展現于世。

編撰《梁漱溟選集》是一個極其艱難與復雜的過程。2018年《文史哲》雜志登載了時任中國文明書院副院長陳越光(現任院長)撰寫的文章《是誰掌管編輯了》,該文以大批翔實的原始資料為基點,初次詳細表露了《梁漱溟選集》編撰過程中那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艱辛。

2023年10月18日是梁漱溟師長教師誕辰130周年,書院公眾號特轉發此文,謹為紀念。

摘 要:1989年《梁漱溟選集》開始出書,1993年得以所有的出齊。這是中國文明史、儒學史上的年夜事,其意義必將愈來愈遭到重視。組織此項任務的,是平易近間學術機構中國文明書院;統籌、掌管其事者,為時任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有包養軟體名歷史學家、文明史學家龐樸師長教師。龐樸師長教師作為《梁漱溟選集》編輯、出書的掌管者,對八卷、五百多萬字的《梁漱溟選集》的問世,發揮了最主要的推動感化。

作者簡介:陳越光,中國文明書院副院長、北京年夜學跨文明研討中間特約研討員(北京 100871)

《梁漱溟選集》,山東國民包養網心得出書社
梁漱溟師長教師(1893—1988)是中國有名思惟家、哲學家、教導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晚期代表人物之一。他20世紀30包養情婦年月創建山東鄉村建設研討院,投身農村任務,摸索新包養故事農村建設;40年月參與發起創建中國平易近主聯盟并任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后擔任第一、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 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80年后出任中華國民共和國憲法修正委員會委員等職[1]。但由于眾所周知的緣由,梁師長教師并不享有體制的資源,甚至在1984 年出書《人心與人生》一書還是自費出書,他兒子二十多年后回憶“似乎是五千元高低,數目不年夜。卻是傾囊”[2]。他往世后,天然也不成能有官方機構出頭具名來組織梁師長教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師選集的編輯出書。可是,梁師長教師1988 年6 月往世后不到一年,1989 年5 月《梁漱溟選集》第一卷就問世了,八卷本的選集在1993 年6月出齊。是誰組織了這500 多萬字的選集編輯任務呢?

原來,梁漱溟師長教師自1984年起擔任了中國文明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恰是這個由湯一介師長教包養網心得師擔任院長的平易近間學術機構組台灣包養織了此項任務,而統籌、掌管此事的是時任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有名歷史學家、文明史學家龐樸師長教師。

梁漱溟師長教師往世兩個月,1988年8月20日中國文明書院包養軟體學術委員會就提出《關于編輯出書的設想》:梁師長教師的思惟和他的人格為眾人所欽慕,被海內思惟界推為“中國最后的儒家”,在今朝海內不斷深刻的“新儒家”探討和中國年夜陸的文明熱潮中,對梁漱溟的研討也不斷深刻。梁師長教師平生著作甚豐,可是,這些著作有相當一部門發表在抗日戰爭以前,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版本流掉嚴重,許多著作本日已很難查閱。個別著作僅有第一版本,甚至六十年不曾重版。為了使海內外學者能夠清楚梁師長教師的思惟全貌,促進學術研討和交通,中國文明書院將著手包養價格編輯出書《梁漱溟選集》。具體設想為,梁漱溟平生曾發表各種專著、論文集及小冊子20余種,連同散見論文約250萬字,擬編為10卷,內容包含著作、演講、不曾發表的手稿、書信等。選集將在3 年內出齊,著作的包養app搜集、收拾和分卷等任務將在1989年5月底以前完成。選集在中國年夜陸出書,也考慮在臺灣出書繁體字本[3] 。

《關于編輯出書的設想》提出的第二天,1988年8月21日,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龐樸、院務委員會副主席王守常即在文明書院招待了來自臺灣的沈重師長教師和劉師長教師,沈師長教師代表臺灣遠流出書公司前來洽談出書《梁漱溟選集》事宜。雙方重要討論了出書時間和稿費、編輯費數額等問題。龐樸強調“欠好聽的話先講”,并且“不客氣地告訴你,還要和另一臺出書社談”。沈重強調了他們出書快的優勢,力爭在遠流出書。最后雙方約定,9 月中旬再定能否給遠流出書。當時,兩岸剛開始接觸,會談記錄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龐樸問:“若何聯系?”沈重答覆:“直接寫信、電話都行,電話我們打不進來,打得過往。”龐樸又問:“我們的郵票即可?”答:“可。”[4]

1988年9月12日上午,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師長教師來中國文明書院,與龐樸、李中華(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王宗昱商談出書《梁漱溟選集》,文利姮記錄。龐樸先介紹了此前與臺灣遠流出書公司沈重談過,但未作決定。在新加坡與韋政通師長教師商談,根據名譽好、效力高、稿酬高的三原則, 韋師長教師建議選三平易近書局。時間設想在來歲6月23日出第一卷,全書分八卷。臺灣速率快,交稿后三個月可出。別的,國內三聯書店以及山東、廣西的幾個出書社都愿出。

梁培寬師長教師除了談出書社的選擇、出個人選集的許可和收稿等具體問題外,還談到:”先父活著時,有人曾問過他出文集的態度,他的態度是:有良多東西明天看起來沒什么意思,不用責備。有保存價值的可印,否則浪費紙、筆、墨、讀者時間,有選擇的出。王守常分歧意,作者認為意思不年夜,晚包養網dcard期 的觀點后來修改,后人應知演變過程,對研討的人還是需求全。先者?后者?調和?我傾向調和。過往在許多處所的講演,許多內容基礎類似,有重復處,都選包養價格ptt進往能否有需要?注釋一下,省點東西, 先父沒有明確說哪部門留舍。《究元決疑論》專集是與良多人開始接觸(熊十力、蔡元培等),他認為東拉西扯,可以不要。

對于內容,龐樸說包養感情:“內容,歸去后您的卡片和王(王宗昱)的目錄湊,責備,調和好,懂得重復(意思的重復)(馮師長教師選集中重復五次——李)、文字重復可防止,意思重復不成防止,具體的再談。是出選集不是出文集,滿是全不了,盡量全。”李中華問:“日記的量年夜否?”梁答:“年夜部門是‘文革’開始后的,閉門思過,很平庸。”王宗昱說:“任務黃金時代的日記無。”龐樸說:“魯迅日記也是瑣事,但很有學問。先搞全目,搞分卷原則,基礎八卷。二次交稿出書社接收得了,第一次交要胸中有數,明白。”

最后討論設定了樹立編輯小組,征集舊稿、書信諸事[5]。

這期間,搜集梁著的任務積極展開。1988年9月13日,龐樸致函中心黨校馬清健傳授,介紹文利姮往中心黨校圖書館查閱梁漱溟著作目錄[6]。

1988年10月11日,山東國民出書社張士寶來中國文明書院,與龐樸、李中華、張訂婚洽談出書《梁漱溟選集》。選集預計400萬字,12—14卷。張士寶對今朝出書社的不景氣吐了些苦水,但梁師長教師的人格、在中國知識分子中的位置,又在山東鄒平從事鄉村建設運動,出書社不想賺錢,不賠就好。所以,龐樸問:“可否接?”“接。”“6月上旬出書,150天搞定,行否?”“行。”[7]

1988年10月28日上午,在中國文明書院年夜會議室召開了“《梁漱溟選集》編輯委員會任務會議”,龐樸、梁培寬、王宗昱、操軍、陳繼東、王小其列席,文利姮記錄。會議內容為:一、通過委托書(梁家屬委托書院出選集);二、確定分卷原則,第一卷文章;三、規定編輯技術。

龐樸先介紹了在年夜陸和臺灣選擇出書社的情況,年夜陸簡體字版選擇山東國民出書社,“熱情,義務,責任感很強。且學術位置、出書質量均高包養違法,我們選中山東”,“編輯由編委會負責,技術由出書社負責”。請求12月31日前交稿,第一卷50萬字。龐樸布置:“現在到年末50萬字,從點、注、校、抄,60天,一天一萬字,不克不及低于此速率。明天把分卷原則定下后,就要開始任務了。”

梁培寬說:“委托書已寫好了,我想原寫的我和弟弟委托書院與出書社洽談出書,現在我想再加一項可代簽合同。”龐樸答:“當然加上后我們的權力就更年夜了,這是對書院的信賴。要不要考慮把欽東、欽寧(梁漱溟孫子——筆者注)寫進往?”梁:“不需求。法令上無權,欽寧是學法令的。這樣沒什么問題。”

第一個步驟,收的原則。討論中王宗昱提出兩個問題:1.《中國——感性之國》;2.梁師長教師以前的演講,學生筆記、別人記錄,若何處理?梁培寬說:“家父對能否考過的文章區別很是嚴格,北年夜儒家哲學油印本,當時兩學生整,不年夜承認的意思。《性命與意識》比較重視。”但龐樸認為:“搜集內容要盡量全,因是選集而不是選集,是學者著作不是自傳。雖一些觀點明天看來不恰當,對作者的發展歷程研討有需要。《論語》就是學生記錄的,梁過目標記錄可收,未過目標,反應真實臉孔亦可收。有變化有發展是正常的,否則僵化了。合適梁思惟。時間、地點、記錄人,才70年的時間,能搞明白的盡量搞明白。寧愿收不克不及丟,伎倆上處理一下。《感性之國》內容政治觀點從現在角度看,過時,難以成立。但反應當時一些歷史也有價值。”對此,梁培寬說:“弟弟、表哥鄒老師表現只在選集中收,永不出單行,作為整體的一部門存在,以免別人看此一篇易誤解(臺若出單冊究查版權)。袁洪壽師長教師說,此稿先父曾作為禮物給毛主席祝壽,送到中南海門口,有人出來迎他,包養犯法嗎‘明天是主席誕辰,我要送一份禮’,‘不收禮’,‘是書稿’,‘府右街門收’。至西門,送禮一概不收,特別情況經請示收下,未知能否轉給主席[8]。說明先父對此稿很重視。年紀高了,本身改動未便,我花了包養網推薦4、5個月的時間改,改得不可, 渙然一新,不是整體,學林田師長教師要出,后換成《中國文明要義》,收時需在文章后面說明。”[9]

這部寫于“文革”期間的著作——《中國——感性之國》,最后本著“選集要全”的原則支出《梁漱溟選集》第四卷,但加了這樣一份“題記”:“《中國——感性之國》一書是著者獨一不曾公諸于世的專著,約17萬字,現支出選集初次發表。此書動筆于‘文革’開始后第二年(1967 年包養留言板),完成于‘文革’中期(1970年)。如著者所說,它是‘在環境條件困難中’寫出的;就是說,是在無法清楚社會本相、極不適宜進行學術探討的環境下寫成的。因此,著者真誠地放棄了本身曾一貫堅持的某些觀點,對一些人所詬病的錯誤卻持確定態度。1984年,著者曾試圖在親屬協助下對原稿作甜心花園需要的修正,終以體腦均衰而未果。此次發表,旨在為讀者供給一份周全清楚著者學術思惟所不成少的資料,以資研討罷了。”[10]對于這個“題記”,梁漱溟之子梁培恕后來說,“初稿是由我草擬,別人定稿的”,但當他寫作《我生有涯愿無盡———記父親梁漱溟》時“回看十年前寫的題記,我得承認當時沒有看懂”[11],也就是說這個“題記”曲直解了梁師長教師的! 而那個定稿的“別人”,從當時情況看只能是龐樸,不知龐公后來能否再讀過此書此“題記”,能否能認同此說?

第二步,討論了分卷計劃。龐樸提出“以《史記》卷10的點校后記(指《史記》第10 冊末所附《‹史記›點校后記»)為準”的編輯原則,王宗昱提包養留言板出分工等任務原則.最后,龐樸請求:“撮要往失落,作者原注、編后、現注、編后、現注、角注、星號、標點添加,錯可改,不短期包養損壞作者原意為準,按現在規范做”,“學術性的注不做,只做技術的,很是特別的說明,可做”,“12月25日脫稿”[12]。

1988年11月15日,梁家兄弟與中國文明書院簽署了如下委托書:

現委托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代表梁漱溟著作版權一切人梁培寬梁培恕負責辦理 《梁漱溟選集》的編輯和與出書單位洽談及簽約事宜。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委托人梁培寬、梁培恕簽名,受委托人龐樸簽名,中國文明書院蓋章[13]。

1989年1月10日,作為甲方的山東國民出書社與作為乙方的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正式簽署了“《長期包養梁漱溟選集》編輯、出書契約”。雙方約定,包含梁師長教師生前的所有的專著、論文、文稿、函電、日記、筆記、傳記等,預計400萬字的《梁漱溟選集》,由乙方負責搜集、收拾、校點、按內容及年月編輯,繕寫為通行簡體漢字,于1990年末以前分批分期送交甲方。甲方分八冊包養網VIP精裝陸續出書,第一卷1988年12月31日接稿,6月20日上市;第二、三卷于1989 年內,第四、五、六卷于1990 年內,第七、八卷于包養站長1991年內先后上市。并規定,甲方在選集各卷出書后,按國家規定向著作權繼承人付出稿酬,并按稿酬的三分之一(不低于每千字7元)向乙方付出編輯費[14]。

此后編輯任務周全展開,但在1989 年1月13 日的“梁選集編委會議”上,梁培寬除了對各卷的分工逐一提出具體建議,還是表現:“《感性之國》猶豫,1970 年,‘反修’,‘未來打年夜旗’,怕對歷史不負責任,對讀者欠好,貽誤眾生影響視聽。”龐樸則以老舍、章太炎、梁啟超的各種例子說服他:“梁啟超師長教師告訴林再林書稿全在箱里,編、選全權交給你,因林有選擇給后人帶來麻煩,梁續集、修訂本等。還是以全好,年代日寫清,注也不注,選集出,不出單行本。”[15]

《梁漱溟選集》八卷精裝本,于1989年5月至1993年6月分卷出書,選集524.5 萬字,山東國民出書社出書。在書的各卷扉頁上標明為“中國文明書院文庫 論著類”及“中國文明書院學術委員會編”。

第一卷1989年5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王宗昱、梁培寬,參加編輯任務的還有操軍、王小其、陳繼東、文利姮;第二卷199包養軟體0 年3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王維新,參加編輯任務的還有李松勤、王禹之、王永茂、文利姮;第三卷1990 年5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王宗昱;第四卷1991年2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梁培寬、梁培恕、馬勇、胡曉春、劉定祥,參加編輯任務的還有文利姮;第五卷1992 年8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劉定祥,參加編輯任務還有梁海萍、譚吉華、李善欽、唐海英、詹永媛、文利姮;第六卷1993 年1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梁培寬、梁培恕;第七卷1993年6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梁培寬、梁培恕;第八卷1993年6月出書,編輯任務的掌管者為梁培寬、梁培恕和田鎬、孫明磊[16]。

龐樸師長教師為全書寫了簡短的《編后記》,他在《編后記》中說明:“梁師長教師生前曾經說過,他的某些文章,由于時過境遷,不再有什么保留價值;別的某些論點,隨著認識深化,已有了嚴重變化;是以,他不甚主張編纂選集。我們則考慮到,作為一代宗師,梁漱溟師長教師的言論和活動,觸及多包養金額方,著之竹帛, 已然成為歷史的一個部門,也早已成了眾人關注和研討的對象;是以,應該出書選集,公諸于世,并堅持其歷史原貌。這樣做,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梁師長教師的紀念;當然也就為關心者、研討者供給了便利。”[17]

注釋
[1] 參見《梁漱溟師長教師生平》(1988年);梁培寬、梁培恕選編:《師道師說:梁漱溟卷》作者簡介,北京:東方出書社,2013年。
[2] 梁培恕:《我生有涯愿無盡——— 記父親梁漱溟》,噴鼻港:世紀出書無限公司,2014年,第488頁。
[3]《關于編輯出書的設想》,1988年8月20日。
[4]“與臺灣遠流出書社談‘梁書’出書”記錄,1988年8月21日。
[5]“與梁培寬師長教師商談出書選集”記錄,1988年9月12日。
[6]“龐樸致馬清健信”,1988年9月13日。
[7]“與山東國民出書社談出書”記錄,1988年10月11日。
[8]《梁漱溟選集》1972年12月26日日記“夙起寫一信,以發出章處之稿,徑送最高”。選集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并有注:“著者原擬請章士釗師長教師轉送《中國——— 感性之國》一稿于毛澤東,未果。遂于毛誕辰日親自送中南海;后無覆信。”見《梁漱溟選集》第八卷,濟南:山東國民出書社,1993年,第926頁。
[9]“梁師長教師選集編輯委員會任務會包養妹議”記錄,1988年10月28日。
[10]《梁漱溟選集》第四卷,濟南:山東國民出書社,1991年,第200頁。
[11]梁培恕:《我生有涯愿無盡——— 記父親梁漱溟》,噴鼻港:世紀出書無限公司,2014年,第425-434頁。
[12]“梁師長教師選集編輯委員會任務會議”記錄,1988年10月28日。
[13]《委托書》,1988年11月15日。
[14]《編輯包養甜心、出書契約》,1989年1月10日。
[15]“梁選集編委會議”記錄,1989年1月13日。
[16]見《梁漱溟選集》各卷的“出書說明”。
[17]龐樸:《編后記》,《梁漱溟選集》第八卷,第1179-1180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